方向已經挑明,整個特區能否動起來?
可以說整個香港社會處於「踢一踢,動一動」的氛圍:
2021年6月,中央媒體批評《蘋果日報》,特區政府立時出手,於是該報在6月24日自行宣布停刊;
7月31日央媒再發功,批評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(「教協」),於是特區政府才不再承認教協地位,而後8月10日教協宣布自行解散;
8月15日在央媒多次批評下,特區政府暗示會出手,於是民間人權陣綫(「民陣」)宣布解散,實際上是化整為零;
執筆之時,612基金也宣布停止運作。
可以說自回歸以來,黃營藉以阻礙特區政府施政的「公民社會」分崩離析。這是「破」的一面,但也都是中央發功,特區政府被動地回應而得來的。
香港不應猶豫與內地對接
至於「立」的一面,特區政府口說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」,但政府內不少公務員仍然視「兩制」為不可逾越的界線,不肯在思路上、理念上與國家發展大局相對接,不肯背靠祖國,放眼世界。
以防疫為例,筆者在香港打了2針疫苖,由於特區政府沒有主動和內地對接,以至筆者在內地的健康碼無法顯示筆者已完成接種疫苖,反之亦然。
連防疫這麼切身的事,都不肯和內地對接,遑論更宏大的發展部署。
其實只要把香港和倫敦及紐約相比,人家也是背靠其國家來面向國際的。
紐約憑美元之利,其金融市場廣吸全球優質企業、英國也因為地緣及歷史之故,東歐尤其俄羅斯的資金和企業,趨之若鶩。
紐約和倫敦很國際化,但從不會因此而在「去美國化」、「去英國化」和「國際化」之間徘徊。
因此,香港也可以背靠祖國,面向國際。
香港沒有需要因為怕放棄了自身的「東西文化交融」的「兩制」特色而猶豫是否和內地對接?
這也是筆者看過黃柳權的發言後第一個反應。
黃柳權說「不僅包括政策對接,產業對接,市場對接,也包括理念對接,思路對接」,問題是:由特區領導層到立法會到社會大眾,有這個理念和思路對接的思想準備嗎?
第二個反應是看到駱惠寧的發言,其收篇時說:「市場經濟,競爭激烈,不進則退,慢進也是退。唯有做好今天,才能贏得明天。」
故步自封不可取
筆者經常說:「香港被自己過往的成功縛住了,變成故步自封」。
港人尤其不少傳統精英有個想法「不變才是『兩制』」,「只要香港凝固在1997年的情況,便萬事大吉」。
事實證明,1997年的香港與內地和今天已經大不同,再眷戀1997年時香港的「輝煌與不變」,其實只是「戀殖」,只是不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內地,以為一和內地對接和融合,便會使香港變得不國際化,不再「兩制」。
還有歪理說「香港和內地融合,便會失去特色,不能再貢獻國家,對國家反而不利」。
上述都是歪理,國家在過去70多年發展,其實是在探索一條由貧窮到富裕,再到今天「共同富裕」的道路,這個經驗不宜讓其他國家生搬硬套,但也是很值得國際研究的,香港身處其中,發揮貢獻,也是面向國際的一步。
1993年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。
例如1993年國家首家國企—青島啤酒來港上市,開啟了通過吸收國際資本來促進內地國企改革的新方向, 之後國企在港上市蔚然成風。
今天「國家十四五規劃設立專章,從金融,航運貿易,航空創新科技,法律服務,知識產權貿易,文化藝術交流等領域,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」,這等同以內地龐大市場,為香港在上述各方面提供舞台,也為香港在上述各方面吸收國際資本、技術、經驗提示了方向。
兩地始終體制不同,只要有國家這大舞台支持,香港在面向國際方面可以造得更放更大膽更前衛。
這樣會有助香港發展,而不是抱殘守缺,以為香港夠精緻了,不用去和內地靠攏,也不用思考如何為內地吸收國際上有用的東西。上述想法是懈怠,而這正正是特區政府內不少公務員的思維。
國家「十四五」宣講團來港。
今次究竟是否特區政府邀請「港澳辦、國家發改委,科技部,人民銀行,國務院新聞辦」專程來港作「十四五」的說明,證諸上面「踢一踢,動一動」的情況,筆者存疑。
然而不管怎樣,駱惠寧和黃柳權已把方向挑明,整個特區能否動起來?
能否把「十四五」和港人個人事業及仕途掛鈎起來,影響着香港未來能否繼續璀璨?
然而筆者對任期不足一年的特區政府,不存厚望。
往期推薦
| |||
| |||
| |||
|